主题教育|戏剧影视学院党总支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6月26日中午,戏剧影视学院党总支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集体观看2023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专题学习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一、铸魂增智育新人 正风促干书新篇

学院组织教职工集中观看“铸魂增智育新人 正风促干书新篇”2023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展播。微党课全面展示爱党爱国、奋发图强的深厚情感,充分展现了高校师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良好精神风貌。各个高校通过鲜活的事例、深刻的感悟、生动的语言,以大课讲大道,以信史铭信仰,讲述了在强国之路上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怀揣报国之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大家纷纷表示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要担当历史使命,努力培育具备深厚文化修养和过硬艺术本领的文艺人才。
二、传承中华文化 谱写时代华章
党总支书记彭云波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以“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从五个方面揭示了“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着重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为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党员教师们结合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创新创作新时代作品、推动文旅融合开展交流和研讨。

彭云波表示,我们要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作为高职院校的党员教师要做到以文育人,坚定自信,聚焦立德树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提升学生、教师队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要积极承担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培养造就一批勇于担当新时代使命的文化艺术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那刚表示,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创新、发展等诸多层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度思考,为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精神特质,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指引。对于一名艺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领会、学深悟透此次讲话,结合自身工作和创作实践,将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在文艺创作方面,坚持守正创新,赓续优秀传统,谱写时代华章,创造更多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文艺作品,以实际行动助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学院常务副院长郑怡文表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引导学生带着对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文化传播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作品,力争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立足守住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不断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打造出更多留得下来的文艺精品,担负起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学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许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重大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要意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文化之根、铸精神之魂,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其次要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创新为关键,既要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又要创新新时代先进文化,传承好艺术与技术各自的优势,创新艺术+技术、内容+形式、创意+传播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学院办公室主任郑涵容表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思考。作为一名高校教育者,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站位,要将文化传承的精神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学生的培养中,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使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培育正确的文明史观、文化史观,增强文化自信,成长为有担当、有使命的文化新人,将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学院院长助理徐旭恒表示,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知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法宝。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汲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积淀的文化养分,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学院教工第一支部书记王芳表示,作为一名艺术类高校教师,我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更要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在课程教学,并在教育细节中体现传统文化内容。在课程内容和课堂模式创新上,促进传统文化和专业课程、德育课程进行深度有效融合。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学院教工第二支部书记史昕表示,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一名高职艺术院校的教师,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党的光荣历史,在传承历史中开创未来;要加快推进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建设,聚焦专业亮点,展现戏剧特色,并主动谋划对接学校双高建设,助力推动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