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先锋丨设计学院党总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
2022年新年伊始,设计学院党总支下属教工第一、二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分别开展1月主题党日活动暨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师生充分认识到,要积极承担起社会主义文艺繁荣的责任,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都认真完成了学习交流并撰写了心得体会。
(设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活动)
(设计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活动)
(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活动)
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汪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和艺术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五点希望,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作为艺术高校二级教学单位,要深刻把握“时代”“人民”“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德艺双馨”五个主题,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学院顶层设计,突出制度保障,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抓基础强基固本、抓重点守正创新,不断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根铸魂,注重引导青年学生守正道、走大道,培养他们挑大梁、当主角的使命担当。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到学院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当中,使同学们感受到党中央和国家对文艺的重视、对教育的重视、对青年的热爱,这也是自己今后工作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担当。二是要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发挥美术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让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乡村文旅发展研究中心为载体,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旅游文化发展,融合乡村文化要素和旅游资源,推动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三是要在继承好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专业群建设,不断完善专业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打造设计学院的品牌专业,更好促进学校的建设发展。
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昌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指明了文艺事业新的发展方向,鼓舞了文艺创作者的前进步伐。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文艺创作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坚持守正创新,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我们要树立浙江重要窗口文艺品牌意识,挖掘浙江特色资源,大力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努力地创作出健康向上,具有正能量符合新时代的文艺作品。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围绕立德树人,铸魂培根,肩负艺术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
设计学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顾才铭: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强。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务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扎根基层,挖掘丰富文化资源、用好丰厚文化底蕴,抓好文艺精品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作为艺术院校的基层党务干部,我们应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切切实实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时代文艺新人作为己任。
设计学院副院长何佳玮: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还是美术设计方面的教师,我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人民至上”的艺术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希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遵循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深入践行专业艺术类高职院校以专业特色能力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光荣使命,发挥好艺术的美育作用;要聚焦时代中心工作,凸显艺术为人民服务的职能,充分发挥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规划建设中,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设计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巴蕾: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个人最深的感受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百年历程的高度,阐释了“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的重任和担当。在阐释如何讲中国故事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再次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指明了方向,并赋予新的使命,那就是把中国故事讲出去,使之不仅仅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设计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贾娜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文学的方向,尤其是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等理论的重要论述,告诉我们要有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从而找到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所说,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辨识度,我将进一步学习讲话精神,积极投身创作,争取交出满意的答卷。
设计学院组织员章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民族要振兴,文化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意愿紧密结合起来。
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龚林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充分肯定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理念,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设计学院学生党员宋运龙: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文艺工作方向,对全国文艺工作者寄予了希望。作为学生党员,我一定会认真贯彻学习会议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新时代建设中的奋斗历程,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