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
4月22日,音乐系召开二级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并组织部分在校大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大家结合自身实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畅谈体会。
音乐系主任、党总支书记吴樟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振奋人心,是新发展阶段指引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音乐系将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社会需要”的重要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着力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音乐类人才,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音乐系党总支常务专职副书记谢志勇表示,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职业教育即将进入新周期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意义深远。作为高职院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我们要准确把握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紧密结合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学深悟透、融会贯通,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创造性开展贯彻落实,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培养艺术人才,奋力谱写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奋进之笔”。
音乐系副主任潘骅表示,通过新闻联播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心情无比激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安康、人民幸福贡献力量。这对于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是对清华大学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全国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我们要认真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坚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加快推进“双高”建设,谋划好“十四五”开局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申报贡献智慧和力量。
音乐系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刘梦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勉励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使,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是对所有青年的寄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一员,深感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立志在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在不断奋进中补短板、破难题,与新时代同向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音乐系理论教研室教师冯敏娜表示,认真阅读并通过《新闻联播》深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受益匪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教书育人,育人重于教书,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谆谆嘱咐,我将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的高校教师,当好榜样、做好示范,为新时代学校和系部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学生党员戚晓凡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清华大学时的讲话中提到:“要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作为民乐专业学生,我深知肩上的责任,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多阅读,不断丰富自我。作为民乐专业的传承者,要多走进基层,了解民乐在现代人眼中的看法以及定位,在充实自我之余思考如何让大众更加了解民乐,如何发展民乐,为传承而奋斗,以发扬为理想。
学生党员李言秋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里面有八个字让我印象深刻: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是与新时代肩并肩前进的一代,战火四起的日子我们也许只是在教科书上电影里看过。生逢盛世,我们是幸运的。但是生逢盛世,我们仍肩负重任,绝不能只懂享受这一份安逸,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需要好好学习,认真专研专业课,在校利用课余时间做有意义的志愿活动。
学生党员刘梦玲说,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作为一名艺术生,在平时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多练习专业能力,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从社会实践中获取更多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