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根治与爱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经说:“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的确如此,做班主任工作虽然繁杂,但繁杂中带来充实;虽然辛苦,但辛苦中换来学生成长;虽然压力大,但压力中具有挑战性。2012年9月,我成为文化管理系12非遗1班班主任,两年里,我逐渐掌握与学生相处的方法和经验。
关爱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生。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和班主任很像。在班主任和学生思想交流时,班主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包括思想、行为、做事风格。对正处于青春发展期、可塑性极强的孩子们而言,班主任要给予学生真挚的爱,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2012年十佳大学生选拔中,我班的顾秋霞同学是唯一入选的大一新生。当时,我和她都深感晋级院级十佳大学生十分困难,但是我仍然坚持和她一起筹划演说,认真准备材料,虽然没有晋级,但我们在过程中享受了快乐,得到了进步。
培养班干,促进学生自治。“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核心,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组建和培养一支高效的班干部队伍,班级管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班干部是在民主选拔的基础上,经过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确定的。班级建立严格的分工制度,班长接到工作任务后,按照内容分配给分管的班干部,使得每个班干部都有锻炼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班内很多事情由学生自行管理,如开学初的领教材、班费交纳和支出,账目详细清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真正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享受尊重。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肯定,都不希望在批评和冷眼中生存。青年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段,有强烈的自尊心和求胜欲。班级里,有学生取得成果时,我会在全班面前表扬获奖同学,或私下发短信鼓励获奖同学。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十分有效,被表扬的同学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加积极。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我不要求每位同学考试成绩优异,但要求他们有学习兴趣。闲暇时,我喜欢看高等教育学、大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鉴于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原则和学生沟通,帮助同学解决生活和学习困难。
“教育根治与爱”,我一直坚持这个理念教育学生,希望学生在毕业后都能够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