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老师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老师就是祖国的栋梁,他支撑起了一代人的脊梁!
——题记
他是一个在德国生活定居十年的浙江籍芭蕾舞者,看到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却没有自己的芭蕾舞团,于是他放弃了德国的优越生活,回到了他的家乡,想尽自己的力为浙江的芭蕾舞事业做一点贡献。他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他就是芭蕾舞剧《金色舞鞋》的编导关一毅老师。这一舞剧细腻展现了芭蕾学子们对艺术的执着,更是生动地重现了关一毅老师回到中国执教时与学生们的深情厚谊。他让一个个“丑小鸭”脱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他支撑起了一代芭蕾学子的脊梁。
推开舞蹈教室的门,当你一步步走近,脚尖鞋擦地的声音,演员排练的呼吸声,证明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世界。关一毅老师用7年的无数汗水挖掘出了03芭蕾班的艺术潜质,让一个个愣头愣脑的孩子成为许多人眼中的光芒。而作为一个专业的芭蕾舞者总是免不了学习中的枯燥和乏味。他对学生说:“一个舞蹈只有把它练到烦了,甚至恨了,到了舞台上才能自如、自由,才能有机会去表现自己的感情,并得到自我满足感,才能找到自我舞蹈的意义。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观众,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台下排练的枯燥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没有枯燥和艰辛就没有优美和感动,这是一个真理。”
演出时,他们立起脚尖,那婀娜的身姿让观众对台上舞动的精灵如痴如醉,却没有人真正懂得美丽背后的残酷和艰辛。演出前紧张的排演,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面对零食,面对娱乐,关一毅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抵挡着诱惑。关老师给了学生们一杆生活的尺,让他们自己天天去丈量;他给了学生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他们处处都有学习的榜样;他作为一个称职的老师,陪伴着这些“90”后一起放飞理想。
“孩子们在演舞剧《金色舞鞋》,他们也在演自己。”关一毅老师总是这样说道, “这是芭蕾班学生的缩影,也映照着芭蕾之路的艰辛与梦想。”他亲手调教的03芭蕾班的“天鹅们”不负老师所托,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很多奖。春蚕一生没有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而关老师所培养的“天鹅”能在舞台上挥洒光彩,就是对他最高的评价。
其实他的生活中也不仅仅只有鲜花和掌声,有时候他也会迷茫,虽然他编排的舞剧演出很成功,人们对他的教学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许,但他肩上的担子却更重了,他觉得让芭蕾在浙江更好地生长、发展很是任重而道远,他还要更加地努力。关老师身上不仅展现出了一个老师特有的“园丁”品质,还具备了一个舞者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献身艺术的精神。
关老师,他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他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他对学生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