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_欧美黑人巨大xxxxx_欧美黑人乱大交_欧美黑人乱大交_欧美黑人牲交videossexeso_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_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_欧美黑人性暴力猛交喷水黑人巨大

评论交流

浙江“非遗”系列之十一:金华道情

出处:本站原创  文字:施王伟  时间:2010-11-19
字体:放大 缩小

道情,是中国曲艺的一个类别,在词典里,往往把道情的源头,和唐代的道教、道曲联系上,但从今天的道情或渔鼓来看,和道教、道曲基本没关系。南宋临安太上皇赵构对道情的功能,做了一个很有形象的比喻,叫“后苑小廝儿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这种用渔鼓“打息气”的演唱形式,一直传至今天,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在浙江金华一带唱道情,不唱“道”情,而唱“新闻”,唱“劝世文”,俗称“唱劝世文”、“唱新闻”。这个“唱”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唱,有些专家称它为“乐化的口语入唱”。“乐”即来自当地的民歌小调,“口语”即当地的方言,金华用金华方言,衢州用衢州方言,温州用温州方言,台州用台州方言,大概浙江省众多道情其区别,仅此而已。

金华道情的体裁分“摊头”和“正本”两种,摊头篇幅短小,以唱为主,多在正本前加唱,与弹词的开篇相似,有《贤惠嫂》、《七品知县》、《八仙拜年》和现代的《虞小玉》、《祖国名山》、《怀念吴晗》等。正本篇幅较长,有表有白有唱,多分回演唱。有《飞龙传》、《乾隆下江南》、《武松》、《合同纸》、《龙凤玉环》、《卖水记》、《红蛇传》、《狗义记》、《双针记》及现代的《重建八大队》、《红色姐妹》等。

金华道情的出名,与老百姓喜欢听故事以及拥有一批技艺高强的艺人有关。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是清光绪年间金华道情艺人邢兆兰,他利用自己开茶馆的机会,把衙役熟知的奇闻命案例“买过来”,然后根据这些编成书目进行演唱,有《尼姑记》、《钱粮记》、《银案记》、《阴阳壶》、《银牌记》等,在演唱过程中,邢兆兰善于用口技模仿猪叫、鸡啼及磨麦、纺线声等,真实地描写环境和渲染气氛,被同行称为“坐堂功”“金华第一”。另一个是义乌道情艺人叶英美(1925-1964),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艺人,旧社会受了很多苦,新中国成立之后,他的翻身感极强,编唱大量道情新书目,他编唱的《虞小玉》,参加1958年全国首届曲艺会演获得好评,并在全国第一届曲代会上,被文化部誉为“农村文化宣传中的一面红旗”。他编唱的《歌唱总路线》,由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发行,此后,在全国曲艺界便留下“北有韩起祥(陕北说唱艺人),南有叶英美”的盛誉。义乌还有一位稍年轻的道情艺人叶英盛(1946-),1985年为纪念我国历史学家吴晗诞辰75周年,编唱《怀念吴晗》,并应全国政协、北京市人民政府之邀赴京演唱,吴晗的亲朋好友及到场的观众,无不被他哀怨悲壮的声腔感动的热泪盈眶。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金华道情还依然活跃在农村和城市,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一批年轻艺人茁壮成长,2008年就有义乌道情演员毛丽杭,受北京奥组委的邀请,参加“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她先后在北京门头沟、石景山雕塑公园等,为北京市民演唱义乌道清,连演四天,书目是《春涌乌伤》,歌颂义乌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瞩目成绩。金华道情这种与时代结合、反映现实、创作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优良作风,应代代相传下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说新闻”、“唱新闻”。

金华道情(金华义乌)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写给未来的自己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