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之我见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引起了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科技发展了,网络普及了,而每个人反而比以往都更忙碌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没有那么频繁和深刻了。在高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接受能力极强而又极容易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群体,在这个信息如涌而又充满竞争的社会,大学生们的思想较之以往更为复杂。大量混杂的有害信息也极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冲击很大。
教育部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当代大学生在成长的环境、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要根据这些新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强调了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式的重要性。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统的面对面的思政工作方式在信息时代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也已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就需要及时引入新的方式来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作有效补充,利用网络就是其中一种具有实效性的思政工作方式。
二、 利用网络进行学生思政工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可能性
电脑和网络在全国的普及为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提供了可能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06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37亿,首次突破人口总数的10%。未来几年中,中国上网的主流将是青少年学生。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我现在所教的4个班级共138位学生全部都有计算机课,并且大部分学生寝室都有至少一台电脑,学生课余的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了电脑和网络上,也有很多同学经常到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据我了解,我们学院的学生会建立了整个学院的聊天群和各个系的聊天群,但是这些学生群里目前很少有老师加入;我所教班上有一半以上同学使用聊天工具腾讯QQ,我也因此掌握了各班班长及课代表的QQ号码,平时经常在网上了解沟通各班情况;刚入校的大一新生大约有1/3有自己的电子邮箱,而大二学生几乎每个人都建立了电子邮箱,平时通过e-mail交流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在我们学校很多老师之间已经普及,
综上所述,学生工作中引入网络手段的各方面条件已经比较成熟,
2、必要性
我们面对的是在网络飞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我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利用网络开展思政工作的必要性。
一方面,网络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渠道,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利用不好,学生很有可能成为网络的牺牲者。通过平时的了解,我所教班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其中以男生居多)、看电影、下载音乐、浏览论坛看帖子以及交友聊天。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面对网络中眼花缭乱的信息,很多学生很可能会误入歧途。因此作为老师有义务在课堂之外将网络引入德育工作,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们的德育工作只有把握住时代的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才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网络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帮助学生不受或少受其不良因素的影响,因势利导,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新路。
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比较优越,因此很自尊心和个性都比较强;但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不一定高,不少学生觉得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从而带来很多心理问题,比如学习生活没有目的,对身边的人和事存在不满情绪,对自己对社会容易失去信心等等。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但是抗干扰能力并不强,生活中经历的或看到的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都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思想和心态。传统的师生谈话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会让他们有压力,觉得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创造了一种相对和谐宽松的环境,这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无话不说”成为可能。因此我们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聊天这种轻松愉悦的形式,作为一个普通的网友,通过平等的对话,来更好地了解学生,并积极引导他们克服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障碍。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不公开自己的身份,这样的网上交流可能反映更真实的情况。
三、 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生思政教育
首先来谈谈这几年来我利用网络和学生联系交流的情况。我一直比较注重在课外和学生的感情交流,特别是03年至06年我当班主任的三年期间,我较多地利用了网络。在学生一进校我就公开了我的QQ号码和e-mail地址,我带的班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聊天工具QQ的号码,因此我们班就创建了一个QQ群,这样对我的工作以及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我作为创建者之一,可以在群公告栏发布一些通知,这样即使有的学生不在线,其他学生也能很快互相通知,工作效率较高;二、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之间的谈话,及时了解他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帮助他们出主意,提建议。三、在网络上学生更
除了QQ聊天工具和E-mail之外,还有多种有效的网络方式等待我们去尝试。以下是我对于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工作的几点建议:
1、学院要支持将网络融入到学生工作中去,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上网条件,尤其是入住学生公寓的辅导员,更应当提供便利的网络条件。
2、学院校园网的BBS上可以开设“心理咨询”或 “心理聊天室”等专栏,为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打开一条“绿色通道”。这些心理咨询和聊天工作可以由我们学院心理学专业教师在线指导。由于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可以匿名,因此他们会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隐私和心理问题,老师也可以有的放矢对他们进行帮助。
3、学院应鼓励支持思政工作教师进入学生的网络生活,通过公开个人E-mail信箱,QQ号,加入学院或学生团体组建的QQ群,经常和学生聊天,潜移默化地进行理念教育和素质教育,慢慢完成从“老师 →学生”的传统单向教育模式向“老师←→学生”的平等双向教育模式的转变。
4、作为学生教育工作者,可以策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如成语接龙比赛、英语谜语竞猜等等;并经常开展网上调查,调查学生关心的问题和焦点,经常围绕学生感兴趣或较为敏感的话题进行讨论,及时沟通,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大局。
5、班主任的主题班会可以尝试利用网络进行。主题确定以后,学生可以跟老师平起平坐地讨论问题,充分发表个人见解,老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方式新颖,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也会更有主动性和创新性。另外,这种方式也能打破时空的限制,邀请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在线大讨论,甚至是学校领导和家长都可以参与其中。
四、小结
总的说来,利用网络进行学生工作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工作方式效率高,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教师权威”给学生造成的压抑感。在平等真诚的交流中,教师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人格形成,促进学生的成长,使他们将来更容易以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生活。当然这也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条件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课题,尚待广大学生工作者的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