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范到创新:对学生工作的一点认识
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性和当前高等教育所共同面临的挑战,对我院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院的学生工作要在深入研究学生思想政治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注重抓好规范化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作一些管理创新的探索。
我院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可以初步作如下分析:第一,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趋势。他们有爱国热情,在政治立场上有正确的是非辨别标准;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上以良知型为主,表现为尊重师长,尊重能力型成功人士,崇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学生的理想信仰呈现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处在一种不成熟和不稳定状态,随意性趋势明显;法制意识淡薄。第三,原因分析。学生思想现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个性因素、环境因素、教材因素、偶像因素、机制因素着手,深入分析学生的成长需要,使学生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更符合育人规律,做到科学地因势利导,使我们的学生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院在学生工作中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后勤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人,因此,学校的学生工作应协调各方力量,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要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育人作用。包括教师行为的规范性问题和模范性问题,我们应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设计学业生涯、提高学习效率、完善人际交往技巧、提升美育素质等,把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严格管理和人格感化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加强规范化的教风、学风建设。在学生工作中强调全民意识,正确处理教育管理上的认识不统一和教学与教育脱节现象,建立制度化的齐抓共管机制,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有侧重,多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加强学生工作,形成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第二,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处理好“宽”与“严”、“快”与“慢”的关系。我院学生相对普通院校学生而言,在行为规范上的随意性和幼稚性促使我们在具体管理中要科学地把握“严”和“宽” 的关系,在制度制定上不宜过细、过高要求,但一旦制定就应严格执行。在思想教育方法上以说服引导为主,要充分考虑艺术类学生的个性化因素,以正面引导为主,避免单纯、粗暴的以堵为主的工作方式,要发挥存在于学生中积极向上的个性因素并充分运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此外,要把握好学生工作的“快”与“慢”,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对一些新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握好处理问题的节奏。
根据我院学生工作的“新实际”、“新问题”、“新要求”、“新发展”,目前我们的中心工作是认清形势,增强责任,强化制度,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具体包括修订了15个文件;进一步明确学院各个工作层面的职责和要求,包括加强学院宏观领导、理顺职能部门管理职责、落实系部工作责任、明确班主任工作任务等;还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学生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我们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法律为准绳,以艺术为背景,我院的学生工作将会多姿多彩。
